
“波币批图成功事件” 并非单一偶发案件,而是 2024 年集中爆发的一类典型诈骗模式 —— 诈骗分子通过伪造波币余额、提现成功等截图,虚构交易或回款假象实施诈骗,其中贵州龙里肖某某诈骗案与小红书 “波币提现” 骗局最具代表性,其作案细节与风险本质值得深度拆解。
此类事件的核心手法可归纳为 “截图造假 - 信任诱导 - 收款跑路” 三步,肖某某诈骗案堪称典型范本。2024 年 4 月,肖某某在某直播平台参与网络赌博时,发现平台内流通的代币 “波币” 可私下交易,遂与被害人丁某某建立交易往来。6 月初,肖某某输光所有波币后,偶然发现平台内一账号昵称、头像与自己高度相似,且账户内有 7 万余枚波币。他立即截图该账号余额,伪造成自己的资产页面发给丁某某,谎称 “急售 7 万波币”,以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诱导交易。丁某某基于此前多次交易的信任,直接转账 67600 元至肖某某账户,肖某某收款后立即删除好友、注销账号,完成 “批图成功” 后的收割闭环。
另一类 “波币批图成功” 骗局则瞄准诈骗受害者的挽回心理,以 “回款提现” 为诱饵二次收割。2024 年 10 月曝光的小红书案例中,受害者小美先被虚假投资平台骗走 800 元,随后陌生 “客服” 主动联系称 “可追回资金”,并发送一张 “波币提现成功” 的虚假截图 —— 截图显示 800 元本金已转化为等值波币并完成提现审核。当小美询问提现方式时,对方却以 “缴纳波币兑换手续费”“激活跨境提现通道” 为由,诱导其通过 QQ 红包、支付宝扫码多次转账,最终额外被骗 3200 元,所谓 “批图成功” 的提现记录自始至终都是虚构道具。
波币的特殊属性为这类骗局提供了滋生土壤。从本质上看,波币并非合规虚拟货币,而是网络赌博、非法交易场景中流通的 “私设代币”,常见于色情直播、网络赌场等灰色平台。这类代币无真实价值支撑,交易全靠私下信任维系,且缺乏公开可查的链上数据,使得伪造余额截图、提现记录等操作成本极低 —— 只需简单修图工具修改数字,即可制造 “资产充裕”“提现到账” 的假象,这与 UNI 等有公开链上数据的代币形成本质区别。更值得警惕的是,波币交易常伴随洗钱、帮信等犯罪行为,2023 年伊春警方侦破的案件中,杜某通过囤积、倒卖波币赚取汇率差,涉案流水达 200 余万元,最终因帮信罪被立案追责。
从法律与风险层面看,“波币批图成功” 事件已清晰触碰多重红线。肖某某案中,法院明确其行为构成诈骗罪,因其涉案金额巨大,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九个月,并处罚金 2 万元。而参与波币交易本身也存在重大风险:我国法律明确禁止虚拟货币私下交易,波币作为赌博平台的 “筹码代币”,其交易行为已涉嫌为赌博犯罪提供资金结算服务,参与者可能被认定为赌博罪共犯或触犯帮信罪。此外,这类骗局的资金流向极为隐蔽,多通过多级银行卡转账后迅速提现,警方追查难度大,像肖某某案这样成功追回损失的案例实属少数,多数受害者只能承担全额损失。
防范 “波币批图成功” 骗局需把握三个关键原则:其一,拒绝私下代币交易,波币等非合规代币交易本身违法,且无任何保障机制,一旦遭遇批图诈骗难以维权;其二,警惕任何截图证明,涉及资金、资产的信息需通过官方渠道验证,绝不相信私下发送的截图、录屏,尤其对 “低息售币”“资金追回” 等反常说辞保持警惕;其三,远离灰色平台,波币多流通于赌博、色情等非法平台,远离这类场景是防范骗局的根本前提。
综上,“波币批图成功事件” 的核心是诈骗分子利用虚假截图制造信任假象的犯罪行为,既瞄准币币交易的信任漏洞,也利用受害者的急切心理。波币的灰色属性与交易不透明性放大了这类风险,而参与其中不仅可能被骗,更可能卷入刑事犯罪。始终牢记:任何要求 “私下交易代币”“先交钱再提现” 的说法都是骗局,远离非合规代币与灰色平台,才是守护财产安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