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鹏与派币:无关联背后的行业风险启示

 

在加密货币领域,币安前 CEO 赵长鹏与 “派币(Pi Network)” 常被投资者一同提及,但二者并无任何官方关联,这种 “被绑定” 的现象反而折射出行业乱象与投资风险。

从公开信息来看,赵长鹏从未以个人或币安名义参与派币的发行、运营或投资。作为曾主导全球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行业人物,赵长鹏的公开言论始终围绕合规性与交易所治理展开 —— 即便在 2023 年因币安合规问题认罪并缴纳巨额罚款时,其回应也聚焦 “解决合规漏洞”,从未提及派币。币安平台亦未上线派币交易,进一步佐证二者无商业关联。

派币则是另一重生态图景。这款宣称 “手机挖矿即可获取” 的虚拟货币,因无需专业设备、零成本参与的特点吸引大量用户,但始终未进入公开交易市场,所谓 “质押变现” 多为诈骗噱头。2025 年如东警方就曾劝阻一起派币相关骗局:骗子以 “捐赠获 73 万变现额度” 为诱饵,诱导用户转账洗钱,此类案例在多地频发。

值得注意的是,赵长鹏虽与派币无关,但其经历揭示了加密领域的核心风险逻辑:即便是币安这样的头部平台,因合规缺失仍面临重罚,而派币这类缺乏监管、未经验证的项目,风险更是呈几何级放大。赵长鹏曾提醒投资者 “忽略 FUD(恐惧、惑、疑)消息”,但这绝非鼓励参与无资质项目,而是强调对正规平台信息的理性判断。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厘清赵长鹏与派币的无关联事实至关重要:前者的行业教训与后者的诈骗本质共同指向同一结论 —— 远离无合规支撑的虚拟货币项目,才是守护资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