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P 币被哪个国家禁止了?” 的追问,折射出投资者对这一历经监管博弈的币种合规性的关切。与 SHIB 币等纯投机性代币不同,XRP 币因曾深陷美国 SEC 诉讼引发全球监管关注,但并未被多数国家全面禁止,仅在部分地区受严格限制,而我国对其的监管态度与其他虚拟货币一致,均明确列为非法金融活动范畴,暗藏多重风险。
首先需明确全球监管的核心图景:全面禁止较少,限制与合规并存。2025 年 8 月,美国 SEC 与 Ripple Labs 长达五年的诉讼终以和解落幕,法院确立 “XRP 币在交易所的程序化销售非证券” 的原则,使其一扫此前被 Coinbase 等平台下架的阴霾,重新获得美国主流交易场景的准入。在中东,迪拜不仅授予 Ripple 合规牌照,还将 XRPL 作为政府房地产代币化项目的底层公链。但限制措施同样存在:加拿大曾因 “未充分披露风险” 暂停部分 XRP 交易产品,韩国金融监管局要求交易所对 XRP 采取额外风险提示措施,这些限制多源于其历史监管争议,而非全面禁令。
我国对 XRP 币的态度则极为明确:未区分币种性质,一律纳入非法监管范畴。与 SHIB 币相同,我国央行等多部委早已明确,任何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均属非法金融行为。XRP 币虽以 “支付工具” 为宣传点,且其底层技术获欧洲央行等机构认可,但这并未改变其虚拟货币的本质。境内任何为 XRP 币提供交易、兑换、存储的服务均涉嫌违法,用户参与其中可能触犯帮信罪,资金损失无法通过法律追偿,这与其他虚拟货币的合规风险完全一致。
借 “XRP 币监管松绑” 炒作的诈骗套路需高度警惕,与 SHIB 币的骗局逻辑如出一辙。一类是 “合规背书” 陷阱,诈骗分子利用 Ripple 与 SEC 和解的消息,伪造 “中国央行试点 XRP 支付” 的虚假文件,诱导用户下载非正规交易 APP,后台窃取私钥转走资产,与此前虚假政策捆绑骗局同源。二类是 “牌照诱骗” 套路,宣称 “持有迪拜合规牌照的平台可境内交易 XRP”,要求用户缴纳 “跨境通道费” 激活账户,本质是典型的资质造假诈骗。三类是 “技术升级” 骗局,编造 “XRPL 2.5.0 版本将拉升币价” 的谣言,推出 “存币挖矿” 活动,实则为平台跑路前的收割铺垫。
从安全与合规双重维度看,参与 XRP 币相关活动仍面临多重危机。安全上,即便避开诈骗陷阱,境外平台的风险仍不容忽视 ——2025 年 Ripple 虽完成合规整改,但此前因诉讼导致的平台下架、价格暴跌已让无数投资者血本无归,与 SHIB 币关联平台跑路的损失后果一致。合规上,我国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无例外情形,即便 XRP 币在部分国家获得合规地位,境内用户参与交易仍属违法,这与 USDT、IOTA 等币种的法律风险完全同源。
认清 XRP 币的监管本质需破除三重误区:一是拒绝 “部分合规即全球通用”,境外牌照无法对冲境内法律风险;二是警惕 “技术认可即价值支撑”,欧洲央行采用其技术不代表代币本身具备投资价值;三是摒弃 “诉讼和解即风险消除”,虚拟货币的投机属性与非法本质从未改变。
XRP 币的监管争议,本质是虚拟货币行业监管混乱的缩影。正如 SHIB 币的网红光环难掩风险,XRP 币的合规进展也遮不住其在我国的非法底色。对投资者而言,与其追问 “被哪个国家禁止”,不如牢记底线:境内任何虚拟货币交易均不受法律保护,远离才是资产安全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