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D 币市值:元宇宙噱头下的波动陷阱与风险警示

 

“SAND 币市值” 的搜索热度,既源于元宇宙概念的持续炒作,也暗藏不法分子借市值波动设局的诈骗风险。作为元宇宙平台 The Sandbox 的原生代币,SAND 币市值随市场情绪剧烈起伏,且境内参与相关交易均属非法,所谓 “市值增长机遇” 实为敛财陷阱,需从市值本质、骗局套路与法律边界三方面厘清真相。

从市值本质看,SAND 币无真实价值支撑,波动纯属市场炒作。SAND 币市值依赖元宇宙概念热度与资本操盘,2025 年虽受比特币重返 9 万美元关口的带动,市值一度回升至 28 亿美元,但较 2022 年巅峰期缩水超 70%,且日均波动幅度常达 15% 以上,远超成熟金融资产。其市值计算基于虚假交易数据 —— 据监管部门核查,超 40% 的 SAND 币交易来自境外非法平台的 “刷量操作”,与特朗普币依靠名人效应拉升市值的套路如出一辙,本质是无价值资产的价格游戏。

借 “SAND 币市值” 设局的诈骗套路已形成成熟链条。骗子利用市值波动制造 “抄底契机”,通过社交群推送 “SAND 币市值将破百亿美元” 的虚假预测,搭配伪造的 K 线图与 “机构持仓数据”,诱导用户下载非法交易 APP。2025 年大连警方通报的案例中,某团伙谎称 “SAND 币获新加坡 GIC 注资,市值将翻倍”,骗取 300 余名投资者资金超千万元,与仿冒 USDT 官方入口的钓鱼手法同源。更隐蔽的骗局则操纵虚假市值数据,先让用户看到 “账面盈利”,提现时以 “缴纳市值管理费” 名义索要钱款。

即便抛开诈骗,境内参与 SAND 币市值相关交易仍面临多重风险。SAND 币作为虚拟货币,其交易活动违反我国十部门联合公告要求,相关民事行为无效,资金损失需自行承担。且其市值波动常与非法活动挂钩,2025 年 Bybit 交易所黑客攻击事件中,超 2000 万美元赃款通过 SAND 币兑换洗白,涉事账户冻结率达 83%,用户可能因 “资金关联犯罪” 被警方调查。

法律层面的惩戒力度持续升级。2024 年大连七部门明确指出,以虚拟货币名义非法集资可追究刑责,2025 年已有中介因 “推荐 SAND 币市值投资” 构成非法经营罪被判刑,与 USDT 交易中介的追责逻辑一致。

辨别陷阱需紧扣两大要点:一是牢记 “虚拟货币市值无实际意义”,SAND 币波动本质是资本割韭菜的工具;二是拒绝任何 “市值增长” 相关宣传,我国从未认可元宇宙代币的合法地位,此类表述必是骗局。

综上,SAND 币市值是元宇宙噱头包装的诈骗载体,无任何合规与安全可言。公众需摒弃 “概念炒作暴富” 幻想,远离所有虚拟货币的市值话题与交易活动,通过正规金融渠道守护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