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比特币第一人赵长鹏:531 亿代价下的虚拟货币警示

“中国比特币第一人” 赵长鹏的名字,始终与虚拟货币的疯狂与风险交织。这位币安创始人从卖掉上海房产全仓入局,到登顶华人首富,再到缴纳 531 亿人民币天价罚款并服刑 4 个月,其人生轨迹堪称虚拟货币投机史的缩影,更清晰揭示了此类业务的法律红线与风险本质。

赵长鹏的 “崛起” 始终游走在合规边缘。1977 年出生的他,2013 年在上海初识比特币后,便押注全部身家入局。2017 年在上海创立币安仅两月,就遭遇 “9・4” 禁令 —— 中国七部委明确 ICO 属非法融资,境内交易所全面清退。赵长鹏随即带领币安出走海外,以 “去中心化” 名义规避监管,却因未建立反洗钱体系,为日后危机埋下伏笔。这种 “逐监管空白而居” 的扩张模式,与境内兀币骗局借境外渠道行骗的逻辑本质相通。

531 亿罚款与 4 个月监禁,成为其 “第一人” 光环的终局注脚。2023 年,赵长鹏在美国承认违反反洗钱法,个人缴纳 5000 万美元罚款,币安另缴 43.16 亿美元;次年美国 CFTC 再追加 28.5 亿美元处罚,总额达 72.16 亿美元。即便他在道歉信中声称 “已建立最严格合规措施”,仍难逃法律追责。更值得警惕的是,其出狱时身家反升至 350 亿美元,这种 “一边坐牢一边发财” 的假象,正被骗子利用 —— 社交平台已出现 “赵长鹏带你翻盘” 等虚假引流话术,与此前兀币骗局的 “大佬背书” 套路如出一辙。

赵长鹏案更印证了中国监管策略的前瞻性。2017 年 “9・4” 禁令后,境内交易所清零,避免了重蹈美国 “先放任后追责” 的被动局面。我国始终明确虚拟货币交易属非法金融活动,这与赵长鹏因反洗钱违规被追责的逻辑一致。2025 年香港虽开放稳定币牌照申请,但内地监管未松绑,涉币账户冻结率仍远高于普通账户,苏州中院更早已认定虚拟货币支付约定无效。

法律惩戒从未缺位。赵长鹏的案例表明,即便身处境外,虚拟货币业务违法仍难逃追责。境内类似案例同样密集:开发虚假钱包的团伙以诈骗罪判刑,参与交易的用户不仅损失自负,还可能因资金关联犯罪被调查。这与赵长鹏 “承担所有责任” 的道歉形成警示呼应 —— 虚拟货币投机终要付出代价。

从首富到阶下囚,“中国比特币第一人” 的经历早已敲响警钟。公众需看清:所谓 “行业先驱” 不过是违规冒险者,虚拟货币终究是无序狂欢。远离交易、坚守合规,才是守护财产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