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啥要查虚拟货币?” 的疑问,答案藏在虚拟货币对金融体系与社会稳定的多重危害中。从 π 币的虚假官网诈骗到莫因币的价格操纵,虚拟货币已沦为诈骗、洗钱的工具,国家查处绝非 “一刀切”,而是维护金融安全、保护公众财产、防范社会风险的必然选择,每一项监管举措都对应着真实的风险隐患。
查处虚拟货币是筑牢金融安全防线的核心举措。虚拟货币的去中心化属性与匿名交易特征,使其成为洗钱、跨境资金非法流动的 “灰色通道”。π 币骗局中,诈骗分子通过境外虚假官网收取资金后,利用虚拟货币钱包转移赃款,规避外汇监管与资金追踪,这种操作与多地破获的地下钱庄案件手法一致。更危险的是,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缺乏监管,如某平台倒闭导致用户超千万元资产无法追索,若任其蔓延,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2021 年十部门联合发文查处虚拟货币,正是为了阻断这种风险传导,守护国家金融主权。
查处虚拟货币是保护公众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虚拟货币本质是无价值支撑的 “空气币”,但诈骗分子通过伪造官网、炒作行情等套路疯狂敛财。π 币通过虚假官网诱导用户下载木马 APP,窃取信息并骗取资金,17 岁男生小罗被骗 24000 余元的案例并非个例;莫因币借助虚假行情炒作,导致投资者高位套牢血本无归。这类骗局已形成成熟产业链,仅 2024 年我国警方便破获虚拟货币诈骗案超 3000 起,涉案金额达数百亿元。国家查处相关活动,正是为了斩断诈骗链条,避免更多家庭陷入财产危机。
查处虚拟货币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虚拟货币骗局常与传销交织,π 币通过 “邀请返利” 发展下线,层级可达数百层,本质是金字塔式敛财;部分骗局崩盘后,受害者聚集维权,引发社会矛盾。更严重的是,虚拟货币挖矿高耗能,与 “双碳” 目标背道而驰,且挖矿设备易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国家全面清退挖矿活动、查处交易平台,既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也是防范因骗局引发的社会风险,维护正常社会秩序。
值得注意的是,查处虚拟货币并非否定区块链技术,而是打击借技术名义实施的非法活动。我国始终支持区块链在实体经济中的合规应用,与打击虚拟货币投机形成明确区分。这种监管思路既守住了风险底线,也为技术创新留足空间。
综上,国家查虚拟货币是应对金融风险、保护公众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之举。从 π 币的虚假官网到莫因币的行情骗局,每一起案例都印证了监管的必要性。公众应理解并支持监管,坚决远离虚拟货币相关活动,守住自身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