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签署稳定币法案:数字金融监管的重大变革

 

当地时间 7 月 18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也就是被业界俗称为《天才法案》的稳定币监管法案。这一举措标志着美国在联邦层面首次确立数字稳定币的监管框架,对美国乃至全球数字金融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稳定币,作为一类与法定货币或大宗商品挂钩、价格相对稳定的加密数字资产,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它们旨在融合加密货币的技术优势与传统货币的价值稳定性,在全球数字资产交易和跨境支付等领域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过去美国在稳定币监管方面存在空白,致使储备机制不透明、用户资金保障不足等问题逐渐暴露,系统性风险不断积聚。在此背景下,《天才法案》应运而生。

《天才法案》的核心内容涵盖了稳定币发行与流通的多个关键环节。在发行主体资格上,该法案仅允许受保存款机构的子公司、联邦合格的非银行实体或州合格的发行人申请为美国居民铸造支付型稳定币,从源头上把控风险。储备资产方面,明确要求发行商必须以 1:1 的比例,用美元现金、美国短期国债等流动资产为稳定币提供支撑,并每月披露储备明细,接受独立注册公共会计师事务所审查,同时需制定清晰的赎回政策,以此解决稳定币储备不透明这一长期以来的行业痛点。此外,法案还设立了稳定币破产保护机制,要求发行机构将用户资金与公司运营资金分离,一旦发行方破产,用户资产享有优先清偿权。

美国政府推动《天才法案》落地,有着多重战略考量。当前,美元美债面临着全球信任危机,资金不断外流。通过强制稳定币挂钩美元、美债,美国政府希望能够吸引市场资金买入美债,缓解自身债务危机。全球超 95% 的稳定币与美元挂钩,这一法案的实施将进一步强化美元在全球的势力范围,巩固美元霸权地位。美国还期望借此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全球货币竞争中占得先机,应对来自其他国家数字货币的挑战。

然而,《天才法案》并非毫无争议。稳定币依托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资金跨境流动具有匿名性,这使得监管机构难以有效追踪资金流向、准确统计资金规模,为洗钱等非法金融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大幅增加了监管难度。尽管法案对这类风险制定了约束条款,但实际操作中很难完全规避。美国消费者联合会投资者保护部主任科里・弗雷尔指出,该法案实际上允许稳定币发行者绕过大多数常规银行保护措施,进行自我监管,这极有可能引发新一轮金融危机。

《天才法案》的签署,是美国在加密货币监管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它不仅重塑了本土稳定币市场秩序,也为全球稳定币监管提供了一个重要范例,促使其他国家加快相关监管步伐。未来,全球金融市场将在传统货币体系的基础上,增添稳定币这类数字工具的竞争与博弈,而美国稳定币法案的后续实施效果,无疑值得全球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