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虚拟货币领域,比特币作为开山鼻祖,一直备受瞩目。但随着其市场热度攀升,围绕比特币的犯罪活动也日益猖獗。由于比特币交易的匿名性、去中心化等特性,给监管与法律判定带来诸多挑战,其犯罪量刑需依据不同犯罪类型及具体情节综合裁定。
侵财类比特币犯罪量刑
在盗窃、诈骗、敲诈勒索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侵财类犯罪中,若犯罪对象为比特币,量刑关键在于比特币价值认定及犯罪情节考量。以诈骗罪为例,若犯罪分子虚构比特币投资项目,吸引投资者投入资金,如以超高回报率为诱饵,诱使受害者购买并不存在的 “比特币矿机算力”,从而骗取大量比特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在实际案件中,司法机关会参考案发时比特币在主流交易平台的市场价格,结合犯罪手段恶劣程度、是否为惯犯等因素量刑。比如,若诈骗手段极其隐蔽,造成众多受害者巨额损失,且犯罪分子多次作案,量刑将从重。
比特币相关经济犯罪量刑
比特币常被用于洗钱、非法经营、非法集资等经济犯罪活动。以洗钱罪来说,部分犯罪分子将贪污、受贿等违法所得资金,通过复杂的比特币交易流程进行洗白。根据《刑法》规定,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有提供资金账户等行为的,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在非法经营罪方面,未经许可从事比特币相关的兑换、交易中介等业务,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司法实践中的价值认定难题
比特币价格波动剧烈,这给犯罪案件中比特币价值认定带来极大困难。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比特币价格差异显著,且缺乏统一、权威的价值评估机构与标准。司法实践中,通常会参考案发时主流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的市场价格,结合专业机构对涉案比特币真实性、交易轨迹的鉴定意见综合判断。例如,在盗窃比特币案件中,会以盗窃行为发生时,比特币在大型、正规交易平台的即时价格确定价值,以此作为量刑重要参考依据。但由于比特币交易的全球性与交易平台的多样性,价格获取及认定的准确性仍面临挑战。